关键词
诗文库
初平中长安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阳韵
《后汉书》曰:初平四年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馀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诏曰:今耆旧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朕甚悯焉。其依科罢听为太子舍人。注引刘文献帝纪曰:时长安中为之谣曰:
头白皓然,食不充粮。
裹衣蹇裳,当还故乡。
圣王悯念,悉用补郎。
舍是布衣,被彼玄黄(○《后汉书》献帝纪注。)
策免韦彪章和二年夏 东汉 · 汉和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彪以将相之裔,勤身饬行,出自州里,在位历载
中被笃疾,连上求退。
君年在耆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
其上大鸿胪印绶。
其遗太子舍人诣中藏府,受赐钱二十万(《后汉·韦彪传》)
仍用四分历议 东汉 ·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即用甲寅元,当除元命苞天地开辟获麟中百一十四岁,推闰月六直其日,或朔晦弦望一十四气宿度不应者非一,用九道为朔,月有比三大二小,皆疏远,元和变历以应保乾图三百岁斗历改宪之文,四分历本起图谶,最得其正,不宜易(续汉律历志中,延光二年河南尹太子舍人李弘等四十人议。)
以胡宪等为太子舍人元嘉二年 东汉 · 汉桓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
书生汝南胡宪,陈留恭幸爽或六十以下,常以月朔会辟雍,垂白安贫,童子颍川王□通经,拜太子舍人(《通典》五十三。案:此诏不他见,「恭幸爽」必有衍误,姑依《通典》旧刻本录之。)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一
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忽祗畏,无以或加。
臣闻天降灾异,缘象而至,辟历数发,殆刑诛繁多之所生也。
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
夫昭事上帝,则自怀多福,宗庙致敬,则鬼神以著,国之大事,实先祀典,天子圣躬所当恭事。
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故皇天不悦,显此诸异。
《鸿范传》曰:「政悖德隐,厥风发屋折木」。
坤为地道,《易》称这贞。
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法为下叛。
夫权不在上,则雹伤物;
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
贪利伤民,则蝗虫损稼。
六月二十八日,太白与月相迫,兵事恶之。
鲜卑犯塞,所从来远。
今之出师,未见其利,上违天文,下逆人事。
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臣不胜愤懑,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季夏之节,迎五帝于郊,所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
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
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
窃见南郊齐戒,未尝有废,至于它祀,辄兴异议。
岂南郊卑而它祀尊哉!
孝元皇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重于祭,所以竭心亲奉,以致肃祗者也」。
又元和故事,复申先典。
前后制书,推心恳恻
而近者以来,更任太史
忘礼敬之大,任禁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礼,妻妾产者,斋则不入侧室之门,无废祭之文也。
所谓宫中有卒,三月不祭者,谓士庶人数堵之室,共处其中耳,岂谓皇居之旷,臣妾之众哉!
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二事: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是故先帝虽有圣明之姿,而犹广求得失。
又因灾异,援引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谏,不经于朝。
陛下亲政以来,频年灾异,而未闻特举博选之旨。
诚当思省,述修旧事,使抱忠之臣,展其狂直,以解《易传》政悖德隐之言。
三事:夫求贤之道,未必一途,或以德显,或以言扬。
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
郎中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
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
四事:夫司隶校尉、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
伏见幽州刺史杨熹、益州刺史凉州刺史刘虔,各有奉公疾奸之心,熹等所纠,其效尤多。
馀皆枉挠,不能称职。
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公府台阁,亦复默然。
五年制书,议遣八使,又令三公谣言奏事。
是时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忧悸失色。
未详斯议,所因寝息
刘向奏曰:「夫执狐疑之计者,开群枉之门;
养不断之虑者,来谗邪之口」。
今始闻善政,旋复变易,足令海内测度朝政。
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
三公岁尽,差其殿最,使吏知奉公之福,营私之祸,则众灾之原,庶可塞矣。
五事:臣闻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
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馀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教化取士之本。
诸生竞利,作者鼎沸。
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
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
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故当志其大者。
六事:墨绶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而今在任,无复能省。
及其还者,多召拜议郎郎中
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如有衅故,自当极其刑诛。
岂有伏罪惧考,反求迁转,更相放效,臧否无章?
先帝旧典,未尝有此。
可皆断绝,以核真伪。
七事:伏见前一切以宣陵孝子者为太子舍人
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
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思慕,情何缘生?
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
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
(当作「桓」。)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
虚伪杂秽,难得胜言。
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
或经年陵次,以暂归见漏;
或以人自代,亦蒙宠荣。
争讼怨恨,凶凶道路。
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后汉·蔡邕传》。)
汉官仪下 其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太子舍人,王家郎中(案:《侯霸传》注引「王家郎中」作「选良家子孙」,与《续汉志》补注引《汉官》同。又案:《通典》云「比郎中,选良家子孙」。《续汉书·志》云:「更直宿卫如三署郎中。」此有讹脱),并秩二百石,无员(《后汉书·灵帝纪》注,《侯霸传》注)
试儒生诏九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矣。
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悯焉。
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后汉·献帝纪》。又见《后汉纪》二十七。有小异。)
太子舍人洪刍左谏议大夫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八、《鸿庆居士文集》卷二四
士不羞贫贱,然后可以共爵禄;
不畏彊禦,然后可与任言责。
故大人为能正己,而鄙夫不可事君。
矧予左右讽谏之臣,当用廉退无求之士。
具官某志大而有远略,器博而无近用。
十年流落,端靖不回,挺然孤忠,白首一节。
肆朕纂服,召自远方。
阅时未几,践更众职。
进率谏垣之属,延登法从之联。
伫闻嘉猷,以对休命。
毋悼后害,毋讳有司,毋同于流俗,毋迪上以疑先王之典,以称朕意。
荐贲伯伟笺(贲琳字伯伟) 曹魏 · 应璩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
璩闻景云浮则应龙翔,治道明则隽乂臻,是故良哉之歌兴于唐尧之世,多士之颂起于周文之朝。
窃见太子舍人贲琳,字伯伟,禀性纯和体素清□,宜授以千里之途,任以列曹之职(《艺文类聚》五十三,《御览》六百三十二)
启事 其十八 西晋 · 山涛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四
臣近举汜源为太子舍人,源见称有德素,久沈滞,举为大臣,欲以慰后闻之士(《艺文类聚》四十九)
夏侯常侍 西晋 · 潘岳
四言诗 出处:文选卷五十七
夏侯湛,字孝若谯人也。
少知名,弱冠辟太尉府,贤良方正徵,仍为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中书郎南阳相。
家艰乞还。
顷之,选为太子仆,未就命而世祖崩。
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
春秋四十有九,元康元年夏五月壬辰,寝疾,卒于延喜里第。
呜呼哀哉!
乃作诔曰:禹锡玄圭,实曰文命。
克明克圣,光启夏政。
其在于汉,迈勋惟婴。
思弘儒业,小大双名
显祖曜德,牧兖及荆。
父守淮岱,治亦有声。
英英夫子,灼灼其俊。
飞辩摛藻,华繁玉振
如彼随和,发彩流润。
如彼锦缋,列素点绚。
人见其表,莫测其里。
徒谓吾生,文胜则史。
心照神交,唯我与子。
且历少长,逮观终始。
子之承亲,孝齐闵参。
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事君直道,与朋信心。
虽实唱高,犹赏尔音。
弱冠厉翼,羽仪初升。
公弓既招,皇舆乃徵。
内赞两宫,外宰黎蒸
忠节允著,清风载兴。
泱彼乐都,宠子惟王。
设官建辅,妙简邦良。
用取喉舌,相尔南阳
惠训不倦,视民如伤。
乃眷北顾,辞禄延喜
余亦偃息,无事明时。
畴昔之游,二纪于兹。
班白携手,何欢如之!
吾语汝,众实胜寡。
人恶隽异,俗疵文雅。
执戟疲杨,长沙投贾。
无谓尔高,耻居物下。
子乃洗然,变色易容。
慨焉叹曰:道固不同。
为仁由已,匪我求蒙。
谁毁谁誉?
何去何从
莫涅匪缁,莫磨匪磷。
予独正色,居屈志申。
虽不尔以,犹致其身。
献替尽规,媚兹一人。
谠言忠谋,世祖是嘉。
将仆储皇,奉辔承华。
先朝末命,圣列显加
入侍帝闱,出光厥家。
我闻积善,神降之吉。
宜享遐纪,长保天秩。
如何斯人,而有斯疾。
曾未知命,中年陨卒。
呜呼哀哉!
唯尔之存,匪爵而贵。
甘食美服,重珍兼味。
临终遗誓,永锡尔类。
敛以时袭,殡不简器。
谁能拔俗,生尽其养?
孰是养生,而薄其葬?
渊哉若人!
纵心条畅
杰操明达,困而弥亮。
柩辂既祖,容体长归。
存亡永诀,逝者不追。
望子旧车,览尔遗衣
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非子为恸,吾恸为谁?
呜呼哀哉!
日往月来,暑退寒袭。
零露沾凝,劲风凄急
惨尔其伤,念我良执。
适子素馆,抚孤相泣。
前思未弭,后感仍集。
积悲满怀,逝矣安及!
呜呼哀哉!
山涛 其四 西晋 · 齐王攸
 出处:全晋文卷十六
太子舍人夏后湛,秉心居正,理识明徵,应可郎也(《书钞》一百六十)
盛德颂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余行经泗水高帝昔为亭长于此。
瞻望山川,意有慨然,遂奏章以通情焉,并为之颂云尔。
太子舍人粪土臣云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云顿首死罪:伏惟陛下绍轩辕之睿哲,越三代之高踪,膺有圣之玄景,咏生民之上略。
秦政肆虐,渐亹生民。
在昔上帝,乃眷多方。
肃雍宝命,鉴民顾天
思文献圣,以宅神器。
六合焱驾,八荒□错。
企皇居于阿房,掎逸鹿于九野。
谋猷回遹,天人匪祚,乃𦬼斯国,授汉于夜京。
是以先诏五纬,章太素,神母哀号,厎命丹野,九垓辟授命之符,钧天清建皇之鉴。
陛下螭蟠泗水,龙跃下亭,庆云徘徊,紫尘熠烁。
皇威肇于断蛇,神武基于丰沛。
掩四缑以盖天,廓玄谟以辟宇。
华宫山藏,玉堂海䌷。
云盖景阴,金门林蔚。
拔足崇长揖之宾,吐餐纳献规之客。
玄猷上通,德辉下济。
仰翰云禽,俯跃鱼鲂
是以四海之内,莫不企景岳以接群,望广川而鳞集。
乘山涉水,视险若夷。
奔波阙廷,思效死节。
乃鸣鸾在衡,奔骥服辂。
良平凤栖,信布虎据。
豪雄凌暴于外,奇谟补阙乎内。
威谋兼陈,智通毕效。
乃凌河海,河海无梁;
乃仆高山。
岳华不重,三秦席卷,项籍灰分。
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从时雨似清天,洒狂尘以肃地。
□□辔于川屿,竦峻盖于苍昊。
功济宇宙,德被群生。
天人允嘉,民神协爱
历数在身,有命将集。
而陛下犹复允执高让,成功靡有,普天归德,群后固请,然后谒天皇于圆丘,巡万乘于帝室。
率土离暴秦之乱,臣妾蒙有道之惠。
戎羌蛮夷之虞,雕趾肃慎之国,莫非帝臣。
巍巍荡荡,盖天临地,自启辟以来,有皇之美,未有若圣功之著盛者也。
臣云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鄙倍,文武无施。
忝宠本朝,承乏下位。
而臣遘悯,自西徂东,行迈攸止,路经泗水
伏见史臣班固,撰录圣功,窃承陛下扶桑始照天晖未融之日,尝临御此川,于是即命舟人,弭楫水。
瞻仰山川,旧物不替。
永惟圣辉,罔识所凭。
远眺迩企,感物兴哀。
终怀靡及,俯心遐慕。
臣命违千载之运,身生四百之外,恨不得役力圣明之鉴,寓目风尘之会。
挥戈前队,待罪下军。
抽锋咸阳之关,提钺项籍之领。
痛心自悼,不知所裁。
行役之臣,牵制朝宪。
虽怀彷徨,王事靡监。
肃将言迈,实御罔极。
臣闻游魂变化,神道无方。
虽圣灵登遐,降陟在天。
连光五精,流辉太一。
或冀神舆降观,薄狩五服。
时迈玉辂,言巡兹邑。
是以下臣仰瞻紫宫,俯要恍惚,愚情振荡,靡审所如。
不胜延颈紫微,结心阊阖之情。
谨住水滨,拜章陈愚,臣云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稽首以闻。
臣云言,臣闻歌咏所以宣成功之烈,诗颂所以美盛德之容。
是以闻其声则重华之道弥新,存其操则文王之容可睹。
永惟陛下圣德丰化,比隆前代。
元勋茂功,超踪在昔。
故诗歌之所依咏,金石之所揄扬者也。
臣谨上《盛德颂》一篇,虽不足以仰度天高,伏测地厚,实献狂夫区区之情,臣云云云,太子舍人陆云上。
于皇汉祖,纂胄有唐。
平章在昔,文思百王,丹辉栖列,火精幽光。
爰兹圣绪,颓维弛纲。
灵曜熠烁,𬯀景扶桑。
则天未坠,重规旻苍。
其规伊何,横乾作峻。
厥德不回,矩地能顺。
凭河招景,襄岳殷韵。
龙章景伟,虎质硕变。
有秦不竞,罔极黔首。
震警予师,思虔神主。
上帝曰咨,天鉴有赫。
乃眷伊汉,此惟予宅。
明明圣皇,既受帝祉,云腾下邑,风骇泗水
仰镜天文,五纬同晷。
俯察云符,神母爰止。
思文圣王,克广克遐。
威凌群桀,德润诸华。
爰祀天人,天人攸嘉。
爰辑蒸徒,蒸徒既和。
既和既顺,乃矢德音。
丰沛之旅,其会如林。
朱旗虹超,彤旆电寻。
推师萧曹,抚剑高吟。
元戎薄伐,时罔不龛。
凌波川溃,肆野陆沈。
咸阳克殄,既系秦后。
峨峨阿房,乃清帝宇。
穆穆圣皇,天保攸定。
有项畔换,不式王命。
□□既愆,黜我西土。
于铄王师,遵时匪怒。
爰赫乘舋,席卷三夏
啴啴戎轩,矫矫乘马。
变伐强楚,至于垓下
天诛薄曜,暴授首。
区夏既混,宇宙蒙乂。
肃肃帝居,巍巍神器。
有皇于登,是临天位。
绣文于裳,组华于黻。
明明天子,有穆其容。
至止锵锵,相维辟公。
宣声路寝,发号紫宫。
领此恺悌,以畜万邦。
思乐皇庆,协于时雍。
琴瑟在御,大予舞功。
越裳委贽,肃慎来王。
明明圣皇,闿国乘制。
分圭祚劳,河山命誓。
礼律克彰,典文垂艺。
有汉恢恢,疏罔不替。
圣功克明,九方孔安。
良宰内干,武臣外闲。
渐泽冀域,沾被戎蛮。
连光太素,万载不刊。
上书谏明帝夺士女以配战士 东晋 · 张茂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
臣伏见诏书,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斯诚权时之宜,然非大化之善者也。
臣请论之:陛下,天之子也。
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
礼,赐君子与小人不同日,所以殊贵贱也。
吏属君子,士为小人,今夺彼以与此,亦无以异于夺兄之妻妻弟也,于父母之恩偏矣。
又诏书听得以生口年纪、颜色与妻相当者自代,故富者则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贵卖生口,以赎其妻;
县官以配士为名而实内之掖庭,其丑恶者乃出与士。
得妇者未必有欢心,而失妻者必有忧色,或穷或愁,皆不得志。
夫君有天下,而不得万姓之欢心者,鲜不危殆。
军师在外数千万人,一日之费非徒千金,举天下之赋以奉此役,犹将不给,况复有宫庭非员无录之女,椒房母后之家,赏赐横兴,内外交引,其费半军。
汉武帝好神仙,信方士,掘地为海,封土为山,赖是时天下为一,莫敢与争者耳。
自衰乱以来,四五十载,马不舍鞍,士不释甲,每一交战,血流丹野,创痍号痛之声,于今未已。
犹强寇在疆,图危魏室。
陛下不兢兢业业,念崇节约,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务,中尚方纯作玩弄之物,炫耀后园,建承露之盘,斯诚快耳目之观,然亦足以骋寇雠之心矣。
惜乎!
尧舜之节俭,而为汉武之侈事,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愿陛下沛然下诏,万机之事,有无益而有损者,悉除去之,以所除无益之费,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问民所疾而除其所恶,实仓廪,缮甲兵,恪恭以临天下。
如是,吴贼面缚,虎舆榇,不待诛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计日而待也。
陛下可无劳神思于海表,军师高枕,战士备员。
今群公皆结舌,而臣所以不敢不献瞽言者,臣昔上《要言》,散骑奏臣书,以《听谏篇》为善,诏曰「是也」。
擢臣为太子舍人
且臣作书讥为人臣不能谏诤,今有可谏之事而臣不谏,此为作书虚妄而不能言也。
臣年五十,常恐至死无以报国,是以投躯没命,冒昧以闻,惟陛下裁察(《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太子舍人张茂乃上书谏)
宋运使墓志铭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七、《澹斋集》卷一七
先是起部尝书故中散大夫宋公墓,言公天赋刚直,自初筮仕,气象已不可挠折。
论事权贵前,慷慨奋厉。
及析郡符、持使节,威令必行,弹治击搏,当之辄溃。
官吏无贵贱,凡在百执事之列,与夫奔走往来,操朱墨以需指顾者,率望风披靡,剪落牙距,誓涤清浊秽,束身三尺中。
于是豪右屏气,侵渔道绝,而闾阎细民,始获以有生为乐,至今人犹能诵之。
后二十有六年,公之子朝请郎致仕讳诲字彦伯,以疾不起,遗言戒毋为墓道之词。
诸子震悼不忍,以谓匿美善以自翳,盛德也;
论撰之使后有考,人子之事也,于义皆适。
遂援先制,以其婿从事郎、四川制置司准备差使李君嘉谋所次来乞铭,予不敢辞。
宋氏封于周,三十六传为楚所灭,及偃王失邦,子孙因国为氏。
自汉而上,居西河,更魏、晋始居广平,隋、唐间又散居京兆
其后独广平京兆为显姓。
公世居京兆,九世祖󰝈为壁州牙推,生某,仕为僖宗谏官,以直触阉寺,出为绵州团练副使,因家焉。
某生某,徙居成都,仕太子舍人
生某,为壁州推官
生某,号无为先生
先生生士修,太常博士致仕,赠左正议大夫,即公之高祖
曾祖讳球,登庆历进士第,以左朝议大夫致仕,赠通议大夫
祖讳光,朝请大夫致仕,赠特进
考讳昌宗右中散大夫华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致仕,赠宣奉大夫,即吾先君所书墓者也。
母陈氏,继文氏、李氏,皆硕人
宋氏自得姓,蝉联数百年,莳祥播庆,久益昌衍。
公幼爽悟,彊于学,年十三侍宣奉京师,任膳服笺记如成人。
宣奉性方严,持众如官府,岁时朝服坐堂上,家人歛躬侧行罗拜就列无咳者。
子孙吏而归,必先课以绩业,如素所教敕,即赐食遣之,否则顿颡谢退而跼蹐不自容,故孝谨之风,人慕之。
公以钦宗覃恩补将仕郎,主眉之彭山簿,用赏循从政郎,辟泸州录事参军,又辟知永康青城、郫之酒人。
一年诸台交剡,知嘉州峨眉县,权眉州福化酒税,改宣教郎,知绵州罗江县
未赴,丁宣奉忧。
除丧,再辟青城,拟丞邛之依政,迁通直郎
丁李夫人忧,免丧,知剑州普安县,转奉议郎,赐五品服,除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
用上即位恩转承议郎磨勘朝奉郎通判剑州
未赴,改知隆州
未满,除嘉州
踰年擢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丐祠,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致其仕。
以诸子升朝恩封朝请郎
又六年而终,享年八十。
公之为青城也,邑濒大江,堤遏控捍,率遵用吕汲公故事,工坚而役均,吏不能为奸。
学圮于水,两丁释奠寓他舍,公喟然撤废寺亟新之,堂宇斋庐,皆宏肆华整,由是邑始有学。
峨眉,虚恨蛮求互市,边吏不能禁。
公曰:「是其责也,彼自反不足,故必内怯。
蛮窥其私,遂乘之,因以虚声摇州县而肆其侮」。
即采问尝为其所畏者擢任之,蛮詟不敢动。
后易其人,竟失边和,群哨攻掠不可制。
宪台不知所出,乃与约,尽还所掳则遗以鹾茗缯䌽。
已而归不能二三,岁乃傍前言责偿。
时公知嘉州,截然不与,蛮亦不敢复请。
在福化,水夜暴至,民仓皇升屋乞命,屋且坏。
公集近岸船,多出泉帛,约载十人者与若干,所全活无数。
隆州雍国虞公政府就第,公事之以礼,不为谬谄曲敬,虞公面叹其有守。
盐井耗涸,民负课破家,霈恩许蠲弛为钱二千九百万,计司难之。
公抗论益坚,转运使直之,遽命以本司盐代起一岁。
公复具奏,始得免。
岁戊子蜀荒,民聚而剽,势张甚,公戮魁酋而宽其馀。
或劝尽歼之,公曰:「彼饥求食尔,独忍乎哉」!
在东蜀,治益进,誉处益休,大抵身为律度,人自法象之,不敢为非以负公。
摩抚尪瘵,捡覈币庾,准程岩岩,吏拱手受成,无一钱横出纳。
燕馈无名以例来,尽谢不受,又恶其著也,则私缄鐍之,去而后返之,其不近名如此。
弃仇录瑕,有古君子长者之风。
初在泸,大吏以旨意喻狱,公不从,思有以中伤之。
会囚逸,遂按罢之,蹭蹬十馀年,委分不校。
后其孙适隶属部,公闻其才而荐之。
事继母以孝闻,援给亲党,举产以继绝家,恩惠隆洽。
娶宇文氏,封安人,淑配也,先公二十六年卒。
男五人:长述朝奉大夫,知雅州
宣教郎,亦先公卒;
次逌,今为奉议郎佥书荣州判官厅公事;
次运,登进士第,今为奉议郎,知蜀州江源县
次遇,未仕而卒。
诸子天姿雅驯,而又积染名义,所临率有显称,甚似其祖若父。
予往在宣幕,属当受讼词,有兵诉非罪编窜,谓雅州君尝谳复之而不得行,为白虞公
公曰:「即如是,经宋君又何疑」?
遽命释兵。
其执正不诡,既去,使人引以自白而得脱罪,岂非贤哉!
荣州尝与荐为雒县,予傍邑子,稔其政如父兄。
江源令君予同年生,又尝为寮,笃学而赡于文,在严道田野问尹,说者常在口。
𨞪江政尤美,要途巨人,未识面争罗致,或迎剡荐函。
此皆予亲见闻者。
女三人:长某人,次状公之行者。
孙男七人,挺、掞、抃、󲦤、捷、拂、撝。
抃、捷以雅州及公告老恩补官,曾孙男祖禹雅州郊霈补官。
公之卒以淳熙二年某月日,以明年某月日葬某县某乡宣奉公茔之侧。
窃尝论事唯卓然有所见,而后能执之固,行之果,不以世之訾誉得失为轩轾。
历观公平生操践,与推之政治,见之家庭,无一不尽义而中礼,便法而当情。
人视以为不可及,而公非有意为之,曰:「吾见若尔,不知其他」。
是以华皓一槩,绝无毁憎,诚孚而类应,德熟而宠来。
为州、为部刺史,不由拔引,皆声最流闻,台家所授,凡除书下,人欢呼抃跃,市酒肉以相庆,如得父母。
故除漕训词有「岂弟两邦之政,循良一时之称」,盖实录云。
铭曰:
宋封于周,后氏以国。
遥遥百年,代袭冕笏。
始无异蹊,迈种曰德。
木老则壮,披华食实。
允显维公,柔惠且直。
明义法,有斧有钺。
刚吾四支,岂不在骨。
恂恂近懦,亢亢近激。
不激不懦,公执其极。
意承有耀,下逮燕翼。
我无杰词,侈此伟特。
尚耆其传,以赧回慝。
以书告弟僧谦灵 南朝宋 · 王微
 出处:全宋文卷十九
弟年十五,始居宿于外,不为察慧之誉,独沉浮好书,聆琴闻操,辄有过目之能。
讨测文典,斟酌传记,寒暑未交,便卓然可述。
吾长病,或有小间,辄称引前载,不异旧学。
自尔日就月将,著名邦党,方隆夙志,嗣美前贤,何图一旦冥然长往,酷痛烦冤,心如焚裂。
寻念平生,裁十年中耳,然非公事,无不相对,一字之书,必共咏读,一句之文,无不研赏,浊酒忘愁,图籍相慰,吾所以穷而不忧,实赖此耳。
奈何罪酷,茕然独坐。
忆往年散发,极目流涕,吾不舍日夜,又恒虑吾羸病,岂图奄忽,先归冥冥。
反覆万虑,无复一期,音颜仿佛,触事历然,弟今何在,令吾悲穷。
昔仕京师,分张六旬耳,其中三过,误云今日何意不来,钟念悬心,无物能譬。
方欲共营林泽,以送馀年,念兹有何罪戾,见此夭酷,没于吾手,触事痕恨。
吾素好医术,不使弟子得全,又寻思不精,致有枉过,念此一条,特复痛酷。
痛酷奈何。
吾罪奈何,弟为志,奉亲孝,事兄顺,虽僮仆无所叱咄,可谓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冲和淹通,内有皂白,举动尺寸,吾每咨之。
常云:「兄文骨气,可推英丽以自许,又兄为人矫介欲过,宜每中和」。
道此犹在耳,万世不复一见,奈何!
唯十纸手迹,封坼俨然,至于思恋不可怀。
及闻吾病,肝心寸绝,谓当以幅巾薄葬之事累汝,奈何反相殡送!
弟由来意,谓「妇人虽无子,不宜践二庭。
此风若行,便可家有孝妇」。
仲长《昌言》,亦其大要。
刘新妇以刑伤自誓,必留供养,殷太妃感《柏舟》之节,不夺其志。
仆射笃顺,范夫人知礼,求得左率第五儿,庐位有主。
此亦何益冥然之痛,为是存者意耳。
吾穷疾之人,平生意志,弟实知之,端坐向窗,有何慰适,正赖弟耳。
过中未来,已自愒望,今云何得立,自省昏毒,无复人理。
比烦冤困惫,不能作刻石文,若灵响有识,不得吾文,岂不为恨。
傥意虑不遂谢能思之如狂,不知所告诉,明书此数纸,无复词理,略道阡陌,万不写一。
阿谦何图至此!
谁复视我,谁复忧我!
他日宝惜三光,割嗜好以祈年,今也唯速化耳。
吾岂复支,冥冥中竟复云何?
弟怀随、和之宝,未及光诸文章,欲收作一集,不知忽忽当办此不?
今已成服,吾临灵,取常共饮杯,酌自酿酒,宁有仿像不?
冤痛冤痛(宋书王微传,弟僧谦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躬自处治,而僧谦服药失度,遂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治,哀痛谦不能已,以书告灵。)
王琰乞郡启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太子舍人王琰(阙十五字。)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谨牒,七月廿四日(阙)
僧虔梅鼎祚文纪》引《宝章集》)
立学诏建元四年正月 南齐 · 萧道成
 出处:全齐文卷一
立国学,置学生百五十人。
其有位乐入者五十人。
生年十五以上,二十以还,取王公已下至三将、著作郎廷尉正、太子舍人、领护诸府司马咨议经除敕者、诸州别驾治中等、见居官及罢散者子孙,悉取家去都二千里为限(《南齐书·礼志》上。)
按:《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建元四年正月立学诏,编入《江淹集》中。
王素等诏 南朝宋 · 刘骏
 出处:全宋文卷五
济世成务,咸达隐微,轨俗兴让,必表清节。
朕昧旦求善,思惇薄风。
琅邪王素会稽朱百年,并廉约贞远,与物无竞,自足皋亩,志在不移,宜加裒引,以光难进,并可太子舍人(《宋书·王素传》。)
褚渊碑文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文选卷五十八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
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
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文简公见之矣。
公讳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开基,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两汉,儒雅继及;
魏晋以降,奕世重晖
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
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
可谓婉而成章,志而晦者矣。
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相袭。
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外发。
神茂初学,业隆弱冠。
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
孝敬淳深,率由斯至;
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逍遥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
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
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
选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
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
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
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有识留感,行路伤情。
服阕,除中书侍郎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
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
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
泰始之初,入为侍中
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内赞谋谟,外康流品。
制胜既远,泾渭斯明。
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
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
寻领骁骑将军
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
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
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
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
频作二守,并加蝉冕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
徵为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
改授尚书右仆射
端流平衡,外宽内直
弘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
太宗即世,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
送往事居,忠贞允亮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
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
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
存公忘私,方进明准。
爰降诏书,敦还摄任。
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事不我与,屈己弘化
属值三季在辰,戚蕃内侮;
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旗则日月蔽亏。
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
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象魏。
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
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
公乃揔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
康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已坠。
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谓德刑详,礼义信,战之器也。
以静难之功,进爵为,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
又以居母艰去官。
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
颜丁合礼,二连之善丧,亦曷以踰!
天厌宋德,水运告谢。
嗣王荒怠于天位,彊臣凭陵于荆楚
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
乃作司空,山川攸序;
兼授卫军,戎政辑睦。
既而齐德龙兴顺皇高禅。
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弼谐允正,徽猷弘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稷契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晋
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大启南康,爰登中铉;
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暂遂冲旨改授朝端。
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茂庸重申前册。
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故能骋绩康衢,延慈哲后。
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仰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
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参以酒德,閒以琴心。
暧有馀晖,遥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穆焉。
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绸缪遗寄。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礼。
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
位尊而礼卑,居高而思降。
徂秋,以疾陈退。
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故。
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私第,春秋四十有八。
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
晏婴既往,齐君趍车而行哭。
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后恇动于下,岂唯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曰文简,礼也。
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
虚己以游,当世不能扰其度。
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
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经始图终,式免祗悔。
谁云克备,公实有焉。
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
言象所未形,述咏所不尽。
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
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于京国。
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
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其辞曰:辰精感运,昂灵发祥。
元首惟明,股肱惟良。
天鉴璿曜,踵武前王。
钦若元辅,体微知章。
永言必孝,因心则友。
仁洽兼济,爱深善诱。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内谟帷幄,外曜台阶。
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迹屈朱轩,志隆衡馆。
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嵩构云颓,梁阴载缺。
德猷靡嗣,仪形长递。
怊怅馀徽,锵洋遗烈。
久而弥新,用而不竭。